Day249,zookeeper和dubbo面试题

  • 为什么RDB可以保证Redis性能更好???

  • RDB,每次写,都是直接写redis内存,值是在一定时候,才会将数据写入磁盘【IO操作少】

  • AOF,每次都是要写文件,虽然可以快速写入os cache中,但是还是需要一定时间开销【IO操作较多】

  • 用RDB文件数据重启与恢复,相比AOF文件速度要快

  • 为什么RDB恢复的快???

  • AOF,存放记录之前写入指令日志文件,做数据恢复的时候,是要回放和重新执行所有指令日志,来恢复数据

  • RDB,就是一份数据文件,直接加载到内存即可

    2)缺点

    • 如果想要在redis故障时,尽可能少的丢失数据,那么RDB没有AOF好。一般来说,RDB数据快照文件,都是每隔5分钟,或者更长时间生成一次,这个时候就得接受一旦redis进程宕机,那么会丢失最近5分钟的数据

    • RDB每次在fork子进程来执行RDB快照数据文件生成的时候,如果数据文件特别大,可能会导致对客户端提供的服务暂停数毫秒,或者甚至数秒

    • 一般不要让RDB生成周期的间隔太长,否则每次生成的RDB文件太大,对redis本身性能可能会有影响


      3、AOF持久化机制的优劣


      1)优点

      • AOF可以更好的保护数据不丢失,一般AOF会每隔1秒,通过一个后台线程执行一次fsync操作,最多丢失1秒钟的数据,数据不易丢失,或丢1秒

      • 每隔一秒,就执行一次fsync操作;保证os cache数据写入磁盘中

      • redis进程挂了,最多丢掉1秒钟数据

      • AOF日志文件以append-only模式写入,所以没有任何磁盘寻址的开销,写入性能非常高,而且文件不容易破损,即使文件尾部破损,也很容易修复

      • AOF日志文件即使过大的时候,出现后台重写操作,也不会影响客户端的读写。因为在rewrite log的时候,会对其中的指导进行压缩,创建出一份需要恢复数据的最小日志出来。再创建新日志文件的时候,老的日志文件还是照常写入。当新的merge后的日志文件ready的时候,再交换新老日志文件即可。

      • AOF日志文件的命令通过非常可读的方式进行记录,这个特性非常适合做灾难性的误删除的紧急恢复。比如某人不小心用flushall命令清空了所有数据,只要这个时候后台rewrite还没有发生,那么就可以立即拷贝AOF文件,将最后一条flushall命令给删了,然后再将该AOF文件放回去,就可以通过恢复机制,自动恢复所有数据

        2)缺点

        • 对于同一份数据来说,AOF日志文件通常比RDB数据快照文件更大【占用磁盘多一点】

        • AOF开启后,支持的写QPS会比RDB支持的写QPS低,因为AOF一般会配置成每秒fsync一次日志文件,当然,每秒一次fsync,性能也还是很高的【QPS降一些】

        • 以前AOF发生过bug,就是通过AOF记录的日志,进行数据恢复的时候,没有恢复一模一样的数据出来。所以说,类似AOF这种较为复杂的基于命令日志/merge/回放的方式,比基于RDB每次持久化一份完整的数据快照文件的方式,更加脆弱一些,容易有bug。不过AOF就是为了避免rewrite过程导致的bug,因此每次rewrite并不是基于旧的指令日志进行merge的,而是基于当时内存中的数据进行指令的重新构建,这样健壮性会好很多。【相对脆弱一点】

        • 数据恢复慢

        • 冷备份,不太方便,需要直接写shell脚本


          4、RDB 和 AOF 如何选择

          (1)不要仅仅使用RDB,因为那样会导致你丢失很多数据

          (2)也不要仅仅使用AOF,因为那样有两个问题,第一,你通过AOF做冷备,没有RDB做冷备,来的恢复速度更快; 第二,RDB每次简单粗暴生成数据快照,更加健壮,可以避免AOF这种复杂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的bug

          (3)综合使用AOF和RDB两种持久化机制,两个都打开,

          • 用AOF来保证数据不丢失,作为数据恢复的第一选择;

          • 用RDB来做不同程度的冷备,在AOF文件都丢失或损坏不可用的时候

          • 还可以使用RDB来进行快速的数据恢复


            5、总结:

            • RDB做不同时间的冷备,定期备份,确保AOF全坏的时候,可以从某个远程云服务中,拷贝一份冷备份,快速数据恢复,做Redis数据可用的最后防线

            • AOF做数据恢复的第一个选择


              四、RDB持久化配置以及数据恢复实验

             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              1、如何配置RDB持久化机制


              redis.conf文件,也就是我们上面的,/etc/redis/6379.conf,去配置持久化

              save 60 1000

              #每隔60s,如果有超过1000个key发生了变更,那么就生成一个新的dump.rdb文件,就是当前redis内存中完整的数据快照,这个操作也被称之为snapshotting,快照

              也可以手动调用save或者bgsave命令,同步或异步执行rdb快照生成

              save可以设置多个,就是多个snapshotting检查点,每到一个检查点,就会去check一下,是否有指定的key数量发生了变更,如果有,就生成一个新的dump.rdb文件

              2、RDB持久化机制的工作流程


              (1)redis根据配置自己尝试去生成rdb快照文件

              (2)fork一个子进程出来

              (3)子进程尝试将数据dump到临时的rdb快照文件中

              (4)完成rdb快照文件的生成之后,就替换之前的旧的快照文件

              dump.rdb,每次生成一个新的快照,都会覆盖之前的老快照

              3、基于RDB持久化机制的数据恢复实验


              (1)在redis中保存几条数据,立即停掉redis进程,然后重启redis,看看刚才插入的数据还在不在

              • 数据还在,为什么?

                通过redis-cli SHUTDOWN这种方式去停掉redis,其实是一种安全退出的模式,redis在退出的时候会将内存中的数据立即生成一份完整的rdb快照

                他会将内存中的redis数据保存到我们设置的持久化地址,如我们上面设置的:

                /var/redis/6379/dump.rdb

                (2)在redis中再保存几条新的数据,用kill -9粗暴杀死redis进程,模拟redis故障异常退出,导致内存数据丢失的场景

                这次就发现,redis进程异常被杀掉,数据没有进dump文件,几条最新的数据就丢失了

                (2)手动设置一个save检查点,save 5 1

                (3)写入几条数据,等待5秒钟,会发现自动进行了一次dump rdb快照,在dump.rdb中发现了数据

                (4)异常停掉redis进程,再重新启动redis,看刚才插入的数据还在

                rdb的手动配置检查点,以及rdb快照的生成,包括数据的丢失和恢复,全都演示过了

                总结:

                进了rdb文件中,数据就不会丢,启动redis。就没全部加载回来,不然就丢失了


                五、AOF持久化深入讲解各种操作和相关实验

               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                1、AOF持久化的配置


                AOF持久化,默认是关闭的,默认是打开RDB持久化

                appendonly yes #打开AOF持久化机制

                在生产环境里面,一般来说AOF都是要打开的,除非你说随便丢个几分钟的数据也无所谓

                打开AOF持久化机制之后,redis每次接收到一条写命令,就会写入日志文件中,当然是先写入os cache的,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再fsync一下

                而且即使AOF和RDB都开启了,redis重启的时候,也是优先通过AOF进行数据恢复的,因为aof数据比较完整

                可以配置AOF的fsync策略,有三种策略可以选择

                • 一种是每次写入一条数据就执行一次fsync;

                • 一种是每隔一秒执行一次fsync;

                • 一种是不主动执行fsync


                  mysql和redis对比:

                  mysql -> 内存策略,大量磁盘,QPS到多少,一两k。QPS,每秒钟的请求数量

                  redis -> 内存,磁盘持久化,QPS到多少,单机,一般来说,上万QPS没问题


                  • always: 每次写入一条数据,立即将这个数据对应的写日志fsync到磁盘上去,性能非常非常差,吞吐量很低; 确保说redis里的数据一条都不丢,那就只能这样了

                  • everysec: 每秒将os cache中的数据fsync到磁盘,这个最常用的,生产环境一般都这么配置,性能很高,QPS还是可以上万的

                  • no: 仅仅redis负责将数据写入os cache就撒手不管了,然后后面os自己会时不时有自己的策略将数据刷入磁盘,不可控


                    2、AOF持久化的数据恢复实验


                    (1)先仅仅打开RDB,写入一些数据,然后kill -9杀掉redis进程,接着重启redis,发现数据没了,因为RDB快照还没生成

                    (2)打开AOF的开关,启用AOF持久化

                    (3)写入一些数据,观察AOF文件中的日志内容

                    其实你在appendonly.aof文件中,可以看到刚写的日志,它们其实就是先写入os cache的,然后1秒后才fsync到磁盘中,只有fsync到磁盘中了,才是安全的,要不然光是在os cache中,机器只要重启,就什么都没了

                    (4)kill -9杀掉redis进程,重新启动redis进程,发现数据被恢复回来了,就是从AOF文件中恢复回来的

                    redis进程启动的时候,直接就会从appendonly.aof中加载所有的日志,把内存中的数据恢复回来

                    3、AOF rewrite


                    redis中的数据其实有限的,很多数据可能会自动过期,可能会被用户删除,可能会被redis用缓存清除的算法清理掉

                    redis中的数据会不断淘汰掉旧的,就一部分常用的数据会被自动保留在redis内存中

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可能很多之前的已经被清理掉的数据,对应的写日志还停留在AOF中,AOF日志文件就一个,会不断的膨胀,到很大很大

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AOF会自动在后台每隔一定时间做rewrite操作,比如日志里已经存放了针对100w数据的写日志了; redis内存只剩下10万; 基于内存中当前的10万数据构建一套最新的日志,到AOF中; 覆盖之前的老日志; 确保AOF日志文件不会过大,保持跟redis内存数据量一致

                    redis 2.4之前,还需要手动,开发一些脚本,crontab,通过BGREWRITEAOF命令去执行AOF rewrite,但是redis 2.4之后,会自动进行rewrite操作


                    在redis.conf中,可以配置rewrite策略

                    #一般来说不用动,默认配置即可

                    auto-aof-rewrite-percentage 100

                    auto-aof-rewrite-min-size 64mb

                    比如说上一次AOF rewrite之后,是128mb

                    然后就会接着128mb继续写AOF的日志,如果发现增长的比例,比之前超过了100%,比如256mb,就可能会去触发一次rewrite

                    但是此时还要去跟min-size,64mb去比较,256mb > 64mb,才会去触发rewrite


                    AOF rewrite流程:

                    (1)redis fork一个子进程

                    (2)子进程基于当前内存中的数据,构建日志,开始往一个新的临时的AOF文件中写入日志

                    (3)redis主进程,接收到client新的写操作之后,在内存中写入日志,同时新的日志也继续写入旧的AOF文件

                    (4)子进程写完新的日志文件之后,redis主进程将内存中的新日志再次追加到新的AOF文件中

                    (5)用新的日志文件替换掉旧的日志文件


                    4、AOF破损文件的修复


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redis在append数据到AOF文件时,机器宕机了,可能会导致AOF文件破损

                    用redis-check-aof --fix命令来修复破损的AOF文件

                    5、AOF和RDB同时工作


                    自我介绍一下,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,曾经在小公司待过,也去过华为、OPPO等大厂,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深知大多数Java工程师,想要提升技能,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或者是报班学习,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几千的学费,着实压力不小。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,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!

                   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《2024年Java开发全套学习资料》,初衷也很简单,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,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,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,基本涵盖了95%以上Java开发知识点,真正体系化!

                    由于文件比较大,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,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、学习笔记、源码讲义、实战项目、讲解视频,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

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,可以添加V获取:vip1024b (备注Java)

                    总结

                   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大家在求职之前应该要明确自己的态度,熟悉求职流程,做好充分的准备,把一些可预见的事情做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,校招更适合你们,因为绝大部分都不会有工作经验,企业也不会有工作经验的需求。同时,你也不需要伪造高大上的实战经验,以此让自己的简历能够脱颖而出,反倒会让面试官有所怀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你在大学时期应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,如果你在大一就确定你以后想成为Java工程师,那就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的技术语言,高数之类的,不如好好想着如何夯实Java基础。下图涵盖了应届生乃至转行过来的小白要学习的Java内容:

                    请转发本文支持一下

                    由于文件比较大,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,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、学习笔记、源码讲义、实战项目、讲解视频,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**

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,可以添加V获取:vip1024b (备注Java)

                    [外链图片转存中…(img-6X0AEo8x-1711735324816)]

                    总结

                   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大家在求职之前应该要明确自己的态度,熟悉求职流程,做好充分的准备,把一些可预见的事情做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,校招更适合你们,因为绝大部分都不会有工作经验,企业也不会有工作经验的需求。同时,你也不需要伪造高大上的实战经验,以此让自己的简历能够脱颖而出,反倒会让面试官有所怀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你在大学时期应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,如果你在大一就确定你以后想成为Java工程师,那就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的技术语言,高数之类的,不如好好想着如何夯实Java基础。下图涵盖了应届生乃至转行过来的小白要学习的Java内容:

                    请转发本文支持一下

                    [外链图片转存中…(img-pOkVABAN-1711735324816)]

                    [外链图片转存中…(img-l5DlCwFQ-1711735324816)]